2016年3月6日星期日

2016年3月7日經濟日報A32 震撼北京「代價」 香港承受得了?

這篇文章,除了運用我對臺灣的微薄認識,逐一反駁本民前論點以外,我不諱言我是看不過眼長毛被攻擊,而有感而發。我經常說,我們現在缺乏兩種胸襟,第一種是讓年青人‘上’ 的胸襟,所以我在而立之年,已經甘作春泥。第二種是欣賞敵人的胸襟,識英雄,重英雄。我們可以不同意長毛的政治立場,但長毛始終如一的政治品德,是值得敬重的。

立法會新界東補選,本土民主前線(本民前)的梁天琦最後取得66,524票,結果令不少政壇中人感到驚訝。原因是在「單議席、單票制」的補選制度之下,候選人欲勝出選舉,是「一票都不能少」的,即候選人的所得票數,是反映了選民的強烈意向及政治立場;亦因為這個結果,促成香港復興會、熱血公民及普羅政治學苑等激進團體,在選舉翌日宣布,在9月立法會時,五區各派員參選

資深評論員練乙錚更稱:「若社運發揮足夠力量,並付出相當代價,直接震撼北京當局,方能有望得到實效。」一時間,社會被所謂的勇武路綫衝擊得頭腦發熱,而沒有好好計算暴力抗爭成本,與練老所指的「代價」,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

本民前選舉工程 極像民進
本民前的選舉工程,極像從前台灣民進黨的選戰手法,就是先行挑動社會矛盾、然後吸引傳媒報道,繼而主導之後的報道,到最後藉着抗爭的光環,進行政治收割。我們從今年大年初一深夜,由本民前發起的旺角騷亂得到實證。他們利用警方與小販之間的對立,挑動「公權力」與「最弱勢社群」的矛盾,造成選民在官能上的極大刺激,以凸顯政權的不公義,觸發強烈的「表態政治行為」,最後推高梁天琦在補選中的得票

梁天琦亦不停在各大的傳媒訪問之中,重申「抗爭無底綫」,及使用暴力的必要性,並以台灣的228事件為例,在電台節目中,反問今天還有人記得當年受影響的民眾嗎

梁天琦的說法,明顯不了解台灣與香港政治發展上的不可比擬性。台灣當年有公賣制度、白色恐怖、黨禁、報禁,甚至後期的動員勘亂,強制兵役。台灣當時的環境是處於「國民黨便等於中華民國」的訓政時期及國共內戰後期,與今日未有全面普選的香港,政治環境上有極大分別

加上,根據台灣的消息報道,228受害者家屬申請賠償個案,去年已高達有2,265宗。當中不少是當年只是不幸在台北生活,而沒有涉事的平民老百姓,又或是梁天琦口中,抗爭無可避免傷及無辜的「沙沙石石」。證明即使過了69年,他們並非無人提及,甚至228對台灣民眾的傷痛迄今仍未癒合

民進黨告別暴力 始能成功執
其後台灣進行了政治改革,民進黨積極參與各級議會選舉,成績卻只是一般,這除了是制度性障礙之外,最關鍵的是民進黨從前的暴力抗爭路綫,不為台灣民眾所接受。我們談及台灣的劣質民主時,往往有民進黨這極不光彩的一頁。民進黨的悲情與控訴選舉主調,亦令台灣選民,恐怕活在仇恨之中

但是後來的民進黨已有執政的打算,反省到執政不能依靠暴力,而是必須要有「大義」的名份在手,及強大的道德感召,公民覺醒,台灣才會變天。所以在一批新血的推動下,例如羅文嘉和林德訓,他們在1994年,擔任陳水扁競選辦公室要員時,便打出「愛與希望」,成功把陳水扁送上台北市市長寶座。是次成功,亦被解讀成民進黨與暴力政治的重要分水嶺;6年之後,即2000年台灣便出現首次政黨輪替

民進黨這些教訓和寶貴經驗,我卻沒有在本民前及梁天琦身上找到任何影子
至於,本民前對「革命」、「建國」這些概念也沒有詳細的論述,這是作為從政者及政綱的最基本要求。即使在傳媒多番追問之下,梁天琦亦沒有解釋「港獨」與「建國」又是否有必然關係呢?建國之後,香港市民的食水、豬肉等問題又如何處理?本民前一概少理

從民族與國家建構關係之中,本民前只是在消費一些政治「概念」,作選舉宣傳;而從政治學的觀點上來說,革命若不建國,就更是一個極大的笑話,本民前總不可以在革命之後,才設想如何建國;否則社會將陷入動亂與無政府狀態。所以,孫中山為甚麼在「搞革命」同時提出《建國方略》,並從衣、食、住、行四方面入手。原因是他為防革命失焦,以及他的理想是為四萬萬同胞帶來民主中國,而非軍事奪權

一國兩制提早壽終正寢 怎承擔
至於,本民前以「戰爭」來形容現時的暴力抗爭,就更加是不負責任地把香港僅有的民主,推向毀滅邊緣。筆者並不擔心本民前向中央叫陣,原因是本民前不可能有足夠的武裝力量與中央抗衡。但筆者卻極擔心他們義和團式的匹夫之勇,會被別有用心之徒解讀為香港已失控,真的震撼了北京

根據基本法第18條第四款,當全國人大宣布戰爭狀態、特區不能控制、危及國家統一或安全的動亂時,中央可宣布特區進入緊急狀態,並頒布全國性法律在香港實施;即變相接管香港。到時一國兩制,將如本民前所願,提早壽終正寢,而這個極巨大的社會代價又是否我們可以承擔呢

撰文:
葉振東 中山大學政治學理論博士

《NewsHongKong》 轉載:
《謎迷香港》轉載:
《香港討論區》轉載: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