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4日星期五

2017年8月5日及6日經濟日報A15 - 一句「主席好」 步向制度化



網址及刊文:
http://paper.hket.com/article/1873633/%E4%B8%80%E5%8F%A5%E3%80%8C%E4%B8%BB%E5%B8%AD%E5%A5%BD%E3%80%8D%20%E6%AD%A5%E5%90%91%E5%88%B6%E5%BA%A6%E5%8C%96

日前,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軍委主席身份,出席內蒙古朱日和軍訓基地的盛大閱兵。情況與香港回歸20周年,石崗軍營閱兵雷同,接受閱兵的將士用「主席好」回應習近平說的「同志們好」,而並非鄧小平以來的「首長好」。

之後不少評論指出,這種改變是因為習近平要自比毛澤東及突出個人在軍中,無可取代的地位。

不過,如果對國情了解的朋友,便會發現這種說法是中國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必然過程,長遠對中國黨國體制的制度化,有起着重要鋪墊的作用。

「首長」解困 彰鄧小平政治智慧
回顧中共的建政歷史,新中國成立初年被形容為制度與權力最為清晰的時代,原因是當時的開國元勳都受過國民黨軍閥長官意志管治所害。無奈,後期毛澤東一人獨專,整個政治體制陷入全面性崩壞,直至鄧小平復出,政府的正式權威才得以慢慢建立起來。不過,鄧小平的改革開放,又是以一人興天下,與制度性仍相差甚遠。

鄧小平當時既要保辛苦打下來的江山,但在制度上卻非黨總書記及國家主席;既要緊握槍桿子,但又明顯名不順,在閱兵時便惟有權宜「首長好」來化解這種尷尬情況。這種中間落墨的手腕,體現了鄧小平現實政治的智慧。

要知道以鄧小平當時的軍威,要取得上述兩個制度性身份,理應是探囊取物般輕易,但他若把從制度性產生的黨政一把手全數撤換,便形同篡弒,對中共政權的傷害不亞於毛澤東。所以,鄧小平便惟有以「非正式權力」去扶正政府的「正式權威」。以一個不存在於體制任何架構之內的稱謂:「首長」,來稱呼自己。

非正式權力影響大 具排他性
根據美籍華裔政治學家鄒讜的解釋,非正式權力必須有一個正式權威作對象,並與「非正式政治」有着密切的關係,原因是兩者存在着「構建」與「被構建」的關係。「正式權力」與「正式政治」的對比,鄒讜的形容非常貼切,他認為正式權力與正式政治在政治上是公開性、開放性的;相反,非正式權力與非正式政治是私人性與神秘性的。這種私人性與神秘性說明了非正式權力存在一種排他性。

這種私人,講求「與他人的關係」間的互動權力關係,並非由成文法律、制度或正式關係上建立,卻可以對各持份者構成即時及實質性的影響。鄧小平以他的軍威與開國元勳的身份,在建構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共政府的正式權威便是最佳一例。

閱兵改稱呼做起 體現制度化
不過,經過多年的實踐,國家政治制度的非正式權力,出現很多約定俗成的「儀式化」甚至「非依制度」化,對正式權威造成了實際的威脅。根據中山大學政治學系黃冬婭教授指出,中國的政治一直進來是由「少數高層政治精英和等級化的官僚機構支配」。由這群精英衍生出來的官僚系統,都不願意遵從一套穩定的規則和程式。原因是一黨體制不容許組織外的獨立利益,所以在爭取本身的利益時往往採用「內部運作方式」,而不是依賴制度。

因此,當非正式權力並非在扶正正式權威,而是在腐蝕甚至是取代正式權威時,官僚制度便無法正常運轉,甚至出現亂政,多年之前,國內「我爸是李剛」背後現實的問題,正是非正式權力衍生的副作用。


習近平就是看到這一點,不能讓非正式權力影響到中共在法理上的政權,便在太平之時,由軍隊的稱呼開始做起,把一切回歸到正式的政治體制之內,「主席好」背後的邏輯便在於此。

撰文:       葉振東中山大學政治學理論博士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